疼痛教會我了解與體恤

Bel’Air 法式香頌 國際中文版 季刊
採訪:戴秀芬

香港的朋友告訴我,台北有一個古法針灸門派,特點是完全不用任何藥物,是一種全身整體療法,他們的獨特傳承手法,能讓自體恢復生理機能,相當符合現代人治病養生的期待。尋訪了許久,終於有機會訪問到它的第三代代表人物—李相諒老師。

緣起與使命感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到了這個年紀才體會,走到中醫這條路是今生的工作和使命。」李相諒老師篤定的說著。 李老師從土木工程師退休,學醫歷程不同於一般科班學習的過程。 小時候李老師會陪著父親去治療腿疾,這一陪讓他遇見影響他生命至深的兩位先生—邱主賜和武仲瑛,也讓他走上學醫的道路。 「當年父親因為腳痛找好友邱主賜醫師治療。年輕的我,跟在旁邊看,也不知為什麼竟然會對針灸產生興趣,看得非常仔細,父親不曾看過我如此專注,就跟邱老師談起讓兒子想學針灸的想法,沒料到邱老師竟然一口答應收為學生。父親擺了酒席,請老師及師兄们,就當是我拜師的儀式。」李老師回想當時的學習,其實就是最明顯的師徒制—「跟診」,學生在老師看診過程全程參與。他笑談當年的自己與現在的學生不同,誠惶誠恐,不敢多問,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看、多記、多想,現在想起來覺得有些可惜。可能當時年紀太輕、體會不深,加上學習的時間太短,這段學習只能算是他的入門而已。

父親的支持

父親是他的「第一個病人」。李老師非常佩服父親的勇氣與實際的支持方式。他現在就是用當年父親的說法對學生說—「不練習怎麼會進步,學針灸的人下了第一針後,才會有第二、第三針…,然後越練習就越有心得。」 中斷與再續 李老師的針灸學習因服兵役而中斷。 「後來影響我重拾針灸學習的事件有兩個,一個發生在當兵中,另一個發生在工作中。」 大家都知道海軍陸戰隊的操練以嚴厲出名,受訓中的李老師發現腳的膝蓋異常疼痛,檢查後竟然罹犯了「類風濕關節炎」,進海軍總醫院接受了三個月的治療,改善的情況很有限。或許是年輕不服輸的心理作祟,就是不相信會被疼痛困住打敗。他想起了可以為自己下針治療,另一方面也利用清晨四點起床「慢跑」。雙管齊下的結果,說也奇怪,疼痛在慢慢中消失,後來竟然就好了。這是他後來肯定運動的重要原因。 當完兵後,李老師曾想過報考「中醫師檢特考」。但因為家計負擔,需要工作,無法全心準備,轉而從事學校學的「土木工程」工作,這工作一直持續到退休為止。由於工作常需要應酬,有一天正要出門時發現自己腳痛難當,舉步為艱,眼看別無他法,當下取針下「陽陵泉」,才下一針,疼痛感覺沒有了,當然也可以出門赴宴。 本來已經被他放棄的醫術,又再次的救了自己;朋友出國,買一盒金針相贈。在心裡掙扎了好一些時候,他心中燃起重拾針灸的想法。可是問題來了,到底要跟誰學呢?父親推薦向武仲瑛老師學習。 「當年老師的學費我無法負擔,父親把實際情形相告,老師竟然允諾教授,說我只需要包個紅包意思意思就可以了。於是我進了古法針灸的領域,入了門才知道武老師的功夫了得,許多以前不懂、困頓、一知半解之處,迎刃而解了,學習邁上一階,學習也由被動轉而主動、積極,這是我進步最多、最快的時候。」 李老師後來又跟程德欣醫師學耳針,及向道家天乙宗師余老師學習九道脈、藥學等,這一路上對中醫的涉獵更深、更廣,學然後知不足,這促使他退休後,遠赴湖南中醫學院攻讀中醫博士學位。

古法針灸的傳承志業

武仲瑛老師晚年中風,住在安養院。李老師感念當年武老師栽培的恩情,除了幫忙給予生活的照顧,也接下老師未完成的志願。 「武老師寫的針灸書扣除賣掉的還留有一百多本,武老師女兒交與我,冥冥之中似乎希望我傳承下去,一本書就傳一個學生,把書教完。」 做為古法針灸的傳人,入門的學生被要求行「磕頭」儀式,李老師指出「磕頭」的意義是感念先人的智慧,向先賢崇敬頂禮的一點心意。李老師目前「磕頭入門」的學生已有兩百多人,算來早已完成武老師的遺願。李老師笑著說,他已將授業解惑當作今生的使命與志業,有些熱心的學生看到書快沒了,怕他不再教授,就會趕緊多印一些放著,他的書架上,武老師的大作永遠都有一、二十本。

疼痛教會我了解與體恤

「或許是上天叫我先領受刺骨疼痛,好讓我更能體會病人的感受。」為了解決病人的病痛,李老師積極尋求方法。他個人深具自我挑戰的特質,越是困難,越能激發力量。曾經發願挑戰難治之症,他大量閱讀中西醫藥典籍,努力向古人求知識、借智慧。 「我深信任何疾病都一定有治癒的希望,除非病人本人和家人先行放棄,否則,經由治療、改變生活習慣、運動、養生、佈施,一定可以朝著健康的路前進。」聽著李老師用堅毅的口吻述說,就想轉述給所有正在遭受病痛折磨的朋友聽聽。 李老師擁有香港及歐美針灸師資格,目前是中華民國耳針新穴電療學會研究所所長,多年來朝著解除病人病痛與突破現有技術,努力嘗試排除針刺的痛感。「醫生本來就有責任盡力解除病人的病痛,有些人對於針、灸心存畏懼,所以我一直想突破和尋找方法,例如,使用「麻醉劑」先噴穴道位置再行下針,可惜這些都未能成功。」 近年來,當他知道砭石現身出土,這種只存在古籍中的醫術「失傳」已久,砭石的發現對於無法接受針灸治療時引發的疼痛感的病人,實在是一大福音。他兼程走訪「泗濱之石」的故鄉,並進行「砭術」的研究及對「砭石」的完整實驗。肯定砭石的功效後,近期我們將可以見到他的砭石使用著作,並且從中學習到老祖宗的保健方法。

善醫者治於未病

藉著在多所醫學院的中醫社團擔任指導老師的機會,李老師發現這批優秀的準醫生們脈象出現老化現象。他憂慮起年輕朋友熬夜,任意消耗身體的本錢,並指出我們的年輕一代晚睡晏起,飲食不均衡,運動不夠,身體不出狀況都難的社會隱憂。近年來預防醫學的觀念逐漸成為一股風潮,如果年輕朋友老實的面對自己,認真實在的過生活,能遵循取法大自然,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才能免於疾病的困擾。 李老師建議大家能學習靜坐養靈,修養心性的「先天靜坐」養生功法,它可以做到歸根復命之原,每天做能讓自體與宇宙接軌,會有很好的恢復生理機能的效果。

「疼痛教會了我珍惜生命,讓我體會健康是一種對生命負責的態度。」李老師把學醫從觀察、思考,到亟欲設法解決人生的痛苦,當做是帖良藥、是教材、是真理的展現,透過這個研究和實踐,當成他今生的修行的過程和功課。「善醫者治於未病」是李老師行醫多年的領悟,他指出「不要叫自己的無知與不明究理造成身體失序,動手做養生保健,捍衛身體健康,應該是每一人的願望與責任。」

李老師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句子—「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他希望用自身的經驗鼓勵刻正遭逢病痛的朋友重燃追求健康的信心,而一份「追尋健康的渴望」,才是能讓困擾自己的疾病,有漸漸消除,並向健康轉進的機會。  

 

Copyright 2012. QualityJoomlaTemplates. www.AncientAcupunctu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