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疼痛其實只要經筋一撥就能辦到

消除疼痛其實只要經筋一撥就能辦到

─古經筋術「一撥脈法」介紹

李相諒中華砭石研究協會創始會長

總希望做到「讀者看完這篇論文就能學會操作經筋,快速為病患消除疼痛」。因為運用經筋的方式消除疼痛,就是這麼樣地快速有效。就像下象棋、打雙陸,簡單的規則講一講,雖然對原理並不完全清楚,但立刻就能上場下棋。尤其是針對目前的外科或手術後的疼痛,只用藥物壓制疼痛感,終究不如中醫骨傷科的手法及外敷藥來得有效,這方面是目前外科手術醫生所缺乏的,吾人認為中醫骨傷科在未來還有很大一片前景。

經筋治療原理可以歸結到最簡單的陰陽二氣調節,所以操作手法上多數不是在患部而是在健側,如(圖一)手陰經上頭後,足陽經再下行,如果手部經筋閉塞,下行足部的經筋就會因為經氣量減少而慢慢形成淤積,淤積的點即是痛點,所以我們不處理痛點而處理閉塞處。因此腰背痛或腿部、膝踝處疼痛,經筋的操作治療位置是在遠離痛處的手部,這又有避免痛處再度發炎的優點。除了治療疼痛之外,由於經筋本就是經脈路徑的結構組織,所以經筋治療還有引經氣回臟腑循環的作用,雖經筋不言臟腑,但還是能治療臟腑病變。

「快速見效」、「內外通治」就是操作經筋的優點寫照,所以如果骨傷科能加上經筋操作的快速手法,不但能治療疾病,還能節省醫療資源,這將會是患者與醫界的一大福音,因此本文儘量簡化原理說明,而著墨在經筋的操作上。

一、古經筋原理與筋病表徵

   「經筋」這個系統與「經脈」不同,從名稱上來看,《靈樞》將〈經脈〉、〈經別〉、〈經水〉、〈經筋〉別立篇章,很明確地將「經筋」與「經脈」區隔,可見它們研究的標的是不同的。字書言「筋」者:「肉之力也」,「肉中之脈理也」,「筋肉也,筋骨也」,「大腱也」,「肉中之力,氣之元也,勒固于身形也」,「筋在骨肉之間而似肉,其用則為力」。「脈」者:「血理分回行體中者」,「水道也」。是則「經脈學」的研究標的是氣與血的循環系統,「經筋學」的研究標的是肌肉、骨骼的組織系統。而經筋雖然以組織研究為標的,其特別處還在透過組織修復,而能讓經脈循環還原,所以不只外科治療,內科的治療效果也極見效。

   經脈是氣的循環路徑,經筋是路徑的結構,由於中醫學認為造化人體的氣、血二元常常是無法分開論述的,所以「經絡」有時又與「經脈」混稱,考《素問》、《靈樞》各篇章,並無「經絡」的名稱,是則「經絡」為「經脈」、「經別」、「絡經」、「血絡」之統稱。由於「經筋」被認為不包括在「經絡學」這一個系統內,自古研究「經絡學」的學者也甚少言及「經筋」,卻因此反而讓現代學者有機會將「經筋學」成為一個獨立系統來研究。

1.1經筋是調理經氣的管道

   經筋不言臟腑,但卻是調理經氣的管道。十二經脈十二氣,源於臟腑五行六氣。以氣論只有六者,共手足之別而合為十二經。以太陰氣為例,《靈樞‧經脈》云:「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經文的文眼在「出」與「入」二字,論述經氣淺表與深層的位置,與針刺的深淺有關。而「經筋」不言臟腑,是十二經氣在體表肌肉層通過的路徑,《靈樞‧經筋》云:「手太陰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結于魚后,行寸口外側,上循臂,結肘中,上臑內廉,入腋下,出缺盆,結肩前髃,上結缺盆,下結胸里,散貫賁,合賁下抵季肋。」,經文的文眼在「結」字,是筋肉之所結,發而為病兆點,多半在關節處。人體關節就如同水道的分流處,而分流點因為水量的減少,最容易發生土壤沉積,如果上游閉阻,水流量減少,下游最易產生淤積的地方就是在分流點,中醫常說「痛者不通,不通則痛」,所以一旦陰經閉阻,在陽經的關節處最易產生病理性產物沉澱而發為疼痛,這時只要能使閉阻的陰經暢通,沉澱的病理性產物自然會被稀釋、沖刷,而回歸正常的體液循環,所以在調理經氣的管道─「經筋」上撥開閉阻,很輕易地就能令關節處的疼痛消除。

1.2痹痛的經筋與調理的經筋不同

經筋之為病,主要是痹病,其表徵則是痛。五臟病痿而經筋病痹,《素問痿論》云:「五臟使人痿」,是則痿從內而合病於外,為內所因也;痹從外而合病於內,為外所因也。因為經筋之所結恆於關節處,稱之為「節結」,所以痹痛的表現多半發生在關節部位,所謂「痹」者「閉」也,天之風寒濕三邪,邪閉而為痛,是則現代醫學所稱之「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皆屬筋病範疇。

   痹病表現為痹痛,痛感是因為神經傳導物質與組織液的滲出與浸潤,在組織間因閉阻而無法從體液循環中排除而產生。在剛開始的時候,一些小的沉積物質會在局部產生微弱的痛感,這種痛感很輕而且發生時間很短,很容易排除,有時候甚至只要站起來動一動,或在痛處抓一抓、捏一捏,痛感就會消除。一旦沉積過久,沉澱物過多,則會引起強烈的局部疼痛,甚至會影響關節的靈動,更嚴重的會使關節無法曲伸,這時候的調理則視關節處的沾粘或纖維化的程度而須要不同的療程。如果閉阻一直不排除,不但關節無法曲伸,還會因為養份的輸送量不足,肌肉就開始萎縮,再嚴重的就會使得骨骼變形,這種情況則須要更長的療程。經脈的循行是環環相扣的,一經長時間閉塞會影響到另一經脈的循環,所以久病之後通常不會只有一條經脈閉塞,在多經閉塞的情況下,人體機能降低,免疫力不足,一些併發症就會接踵而來。所謂「善治者治未病」,經筋治療的方法既然操作簡單,當然儘量是在初期的疼痛時就予以治療,若是已經久病的患者,也應該要耐性地、持續地調理,氣血與養份的供應恢復正常,一段時間之後,萎縮的肌肉與擠壓變形的骨骼也能適度地復原。《靈樞、周痹》云:「風寒濕氣,客於外分肉之間,迫切而為沫,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則痛,痛則神歸之,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痛解則厥,厥則他痹發,發則如是」,經文中所說的「沫」,指的就是這些滲出物與組織液。痛感神經的傳導(神歸之)主要是刺激我們身體的免疫反應,加速血液循環來稀釋、排除這些閉阻,由於血液循環加速與血管壁摩擦,所以體熱會上升,這就是經文「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的意義。因此我們建議無論是健康者或是一般疾病患者,最好的保健方式就是養成持續運動的習慣。

   由於閉阻發生在肌肉組織間,所以筋病不會直接傷及五臟,《素問痹論》云:「帝曰:『內舍五臟六腑,何氣使然?』,岐伯曰:『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由於天之風寒濕三邪,干人臟腑之五氣,而邪薄於五臟之間,即〈注〉所謂「干臟氣而不傷其臟真,故曰『舍』曰『客』」。雖然初期的筋病不會傷及臟腑,但長期的筋病卻會因為經氣的不通而影響臟氣的運行,所以臨床上我們將筋病分為「痹痛」與「客病」兩類:第一類在單一筋病的「痹痛」時,可以運用對應的經筋,在三分鐘內瞬間消除疼痛。而數條筋病引起的「痹痛」,除了在對應的經筋上操作,還必須在病經的本經上用撥筋的方式處理。而「客病」不只是要疏通經氣,還要調理臟氣,因為牽涉到臟氣的調理,至少須要三至五次的療程。

   為使讀者容易對照,我們依陰陽、上下的對應原理,將痹痛的經筋與對應治療的經筋製表如下:(表一)

發生痹痛的經筋

痹痛的名稱

治療使用的經筋

足太陽之筋

仲春痹

手太陰之筋

足少陽之筋

孟春痹

手少陰之筋

足陽明之筋

季春痹

手心主之筋

足太陰之筋

孟秋痹

手太陽之筋

足少陰之筋

仲秋痹

手少陽之筋

足厥陰之筋

季秋痹

手陽明之筋

手太陽之筋

仲夏痹

足太陰之筋

手少陽之筋

季夏痹

足少陰之筋

手陽明之筋

孟夏痹

足厥陰之筋

手太陰之筋

仲冬痹

足太陽之筋

手心主之筋

孟冬痹

足陽明之筋

手少陰之筋

季冬痹

足少陽之筋

二、古代筋病的調理工具與手法

   筋病的成因是經道閉阻,稱為「節結」。筋病的治療方式當然就以打開經道為先,稱為「解結」。《靈樞刺節真邪》云:「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于大經,令之不通。視而瀉之,此所謂解結也」,人體骨骼肌是由單一細絲狀的肌纖維所平行排列而成,藉由離子濃度的改變,造成的電生理活動來驅使肌纖維產生收縮與放鬆的動作,經脈循行的路徑大多走在肌肉與肌肉間或肌肉與骨骼間,當肌肉變形或產生沾粘時,經脈絡自然就不暢通,而經筋閉阻所產成的病理性變化,就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經脈的暢通,也就是有「橫絡」產生。正常經脈沒有經筋「橫絡卡壓」產生時,一般不會受病。反之經筋「橫絡卡壓」會使經脈閉阻,在經筋病灶點以上的經絡會出現瘀滯泛濫,以下則會氣血虛下,這時必須審視橫絡所在,用砭石針治之,此法稱為「解結法」,古代稱為「一撥脈法」。人體的經道猶如河道,臟腑猶如河水的源頭,水源沒問題而河道淤積,就會形成氾濫與改道,本經初期的氾濫,尚可在本經治,一旦改道而形成他經氾濫,則痛徵在他經,治卻在本經。這就是為什麼在臨床上,我們常見在痛點施治無效的原因。

 hand-ky

(圖二)、經筋橫絡卡壓的產生

2.1古筋病調理工具─砭石

   針對筋病調理工具的研發,在臨床研究上吾人認為以「砭石」為最佳。因為砭石振波頻率與經絡相仿,實驗上放置砭石與普通石塊作用於手太陰原穴後,在膻中部位的紅外線熱像顯示,砭石作用後溫度上升明顯,普通石塊溫度變化不大,這種差異是由於砭石的結構、特性、成分和作用的特殊性所致。該實驗詳載於本人湖南中醫學院博士論文《砭石文獻探討與新砭具實驗和開發研究》文中。

   又砭石加熱後可作為熨熱工具,若筋痹夾寒而痛,譬如河道結冰,此時熨以砭石,仍為解結之法,《靈樞刺節真邪》云:「善行水者,不能往冰;善穿地者,不能鑿凍;善用針者,亦不能取四厥。血脈凝結,堅搏不往來者,亦未可即柔。故行水者,必待天溫,冰釋凍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也。人脈猶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調合其經,掌與腋,肘與腳,項與脊,以調之。火氣已通,血脈乃行,然後視其病脈,淖澤者刺而平之,堅緊者破而散之,氣下乃止,此所謂以解結者也」。因為「砭石」的特殊性質與結構,作用於經筋的治療上是一種十分適合的工具。

但須要注意的是:砭石治療大多為瀉法。《聖濟總錄》云:「大抵砭石之用,其法必瀉」,《宋史‧趙鼎傳》云:「如人患羸,當靜以養之,復加攻砭必傷元氣」,砭石治療大多為瀉法,因為以砭石撥動經筋時,會帶動經脈的氣血運行,所以體實者在操作後,會感覺到全身舒暢,當天晚上會很好睡,而體虛者在操作後,雖也會感覺到全身舒暢,但是當天晚上睡覺可能不易入眠,甚至會出現暈眩感,這是因為砭石的治療為瀉法所致,所以在體虛者的治療上,建議加上砭爐(圖三),用砭灸熱熨法補充不足的經氣。

 

(圖三)砭爐

2.2古筋病調理手法─一撥脈法

   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描述:當扁鵲經過虢國時,得知虢國太子死亡,中庶子說:「上古之時,醫有俞胕,治病不以湯液醴灑,針石撟引,案撫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臟之輸,乃割皮解肌,決脈結筋,搦髄腦,揲荒爪幕,煎浣腸胃,漱滌五臟,練精易形」,文中闡述在比扁鵲更久遠的上古時期,有醫者俞附,治病不以湯藥醴灑,而以砭石為治病工具,利用砭石加熱後行按法及熨法,在身體上的肌肉、頭部、脊椎、胸腹部施治,使得「循經感傳」恢復正常的路線與規律,不再橫行別出,使患者精氣神恢復,而達到治病的功效。這種「循經感傳脈法」又稱為「一撥脈法」。

「循經感傳脈法」的創始人是黃帝軒轅的醫臣俞胕,《漢書˙藝文志˙方技略》云:「大古有俞胕,中世有扁鵲興有倉公,今其技術暗味」,文中所說的技術,即指「循經感傳脈法」。倉公複姓淳于,名,是傳承「感傳脈法」的最後一代傳人,受傳《扁鵲脈書》,此脈書包括了:〈脈書上下經〉、〈脈法奇咳〉、〈揆書陰陽外變〉等篇。在〈脈法奇咳〉篇裡的「奇咳」指的是在正常的循經感傳中,應是由下往上縱行到達頭部,如果在上行的途中因橫絡而趨病變為橫行或下降,則稱為「別絡」或是「奇絡結」,在倉公傳授弟子王禹時描述說:「教以經脈高下及奇絡結,當論俞所居,及氣當上下出入,邪正逆順,以宜鍼石,定砭灸處」,而利用「一撥」的方法來操縱或改變橫出於常軌的「奇絡結」,則稱為「奇咳術」。

1993年在四川綿陽市雙包山涪江之畔,發掘西漢木椁大墓內,出土一件身高28.1 cm的經脈木人,至今為止是世界上所發現最早標有經脈流注的木質人體模型,研究指出此「培水經脈木人」應屬於先時代,其全身塗有黑漆並以紅色漆線繪出十條縱向的循行路線,但無文字及經穴位置標示,從木人的立體圖形可知,當時已有一定標準的具體經脈循行規範。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代《足臂十一脈灸經》與《陰陽十一脈灸經》中,也僅記載循行路線而無穴位及穴名,因此推斷經脈與穴位的發展應屬兩個各自獨立的系統,而且經脈發展的年代應早於穴位的發展。

在經筋的研究過程中,我們認為:十二經脈循行的定調很可能是由經筋發展而來,也就是說:古人先有經筋的認識,後來才發展出連通臟腑的經脈。因此,我們將筋病治療方法上溯到黃帝時期的俞胕,而從古籍中發掘出「一撥脈法」,並詳細記錄於拙作《砭石治療學之一撥脈法》一書中,總歸而言,治療手法最簡單的方式是:先找出(表一)的對應治療經筋,依經筋循行啟脈,然後行「按、壓、撥」三法(如圖四),在第一類的單一筋病痹痛,可瞬間消除。數條筋病引起的痹痛,只要在病經的本經上再行「按、壓、撥」三法,仍能瞬間消除大半的痛感,幾次的操作後也能完全復原。此處限於專文的篇幅,這裡僅僅略述「經筋」與「一撥脈法」的大要,希望能有拋磚引玉之功,吸引更多學者菁英,共同研究發展傳統的中國醫學。

Copyright 2012. QualityJoomlaTemplates. www.AncientAcupunctu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