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針灸四大派

台灣針灸四大派 翁明富 /香港

一提到針灸,相信在大家腦海裡,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三個地方。中國、日本、南韓。其中尤以針灸發源地中國為針灸學術的正統。在我接觸針灸之初到學習針灸,這個觀念已經開始動搖。1822年清政府廢止太醫院針灸科,從此針灸廢而不用或流入民間。到新中國成立,中醫是斷了層(中醫應有的薪傳系統)。看官不相信也罷!當然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是絕不勉強大家要接受我的觀點,祇希望暫時放開習慣的想法,看看被遺忘中醫應有的薪傳系統。在海峽的另一邊,我喚作『台灣針灸四大門派』。有人問我何不叫做『台灣針灸四大家』,這是一個重要的觀念問題,不得含糊。不是四位針灸技術很好的大夫,而是好幾代人的努力。有一個系統的治療思辨方法,獨特的手法能薪傳下來。不就是一個派別。其實針灸一直是有門派。如明朝陳會所傳劉瑾重校的《神應經》江西梓桑 君席弘遠把針法傳至十一世席天章再傳至陳會(宏綱)再傳二十四人。難道不是一個流派?有關針灸門派的文章,可參看魏稼針灸經驗集第161頁,試論古代針灸學派。169頁。關於針灸各家學說與流派,門派不是故作神秘或黨同伐異的工具,相反是保存有價值的治療經驗使之傳之有人,不絕如縷。有了繼承,才能發展。以下排名祇是個人接觸各派的先後作準。雖不叫人滿意,相信仍可接受。以下分別為:

閱讀全文:台灣針灸四大派

疼痛教會我了解與體恤

Bel’Air 法式香頌 國際中文版 季刊
採訪:戴秀芬

香港的朋友告訴我,台北有一個古法針灸門派,特點是完全不用任何藥物,是一種全身整體療法,他們的獨特傳承手法,能讓自體恢復生理機能,相當符合現代人治病養生的期待。尋訪了許久,終於有機會訪問到它的第三代代表人物—李相諒老師。

緣起與使命感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到了這個年紀才體會,走到中醫這條路是今生的工作和使命。」李相諒老師篤定的說著。 李老師從土木工程師退休,學醫歷程不同於一般科班學習的過程。 小時候李老師會陪著父親去治療腿疾,這一陪讓他遇見影響他生命至深的兩位先生—邱主賜和武仲瑛,也讓他走上學醫的道路。 「當年父親因為腳痛找好友邱主賜醫師治療。年輕的我,跟在旁邊看,也不知為什麼竟然會對針灸產生興趣,看得非常仔細,父親不曾看過我如此專注,就跟邱老師談起讓兒子想學針灸的想法,沒料到邱老師竟然一口答應收為學生。父親擺了酒席,請老師及師兄们,就當是我拜師的儀式。」李老師回想當時的學習,其實就是最明顯的師徒制—「跟診」,學生在老師看診過程全程參與。他笑談當年的自己與現在的學生不同,誠惶誠恐,不敢多問,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看、多記、多想,現在想起來覺得有些可惜。可能當時年紀太輕、體會不深,加上學習的時間太短,這段學習只能算是他的入門而已。

閱讀全文:疼痛教會我了解與體恤

Copyright 2012. QualityJoomlaTemplates. www.AncientAcupuncture.org